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建筑界"诺奖"新科得主:"嫌富爱贫"专玩原生态

建筑界"诺奖"新科得主:"嫌富爱贫"专玩原生态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438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4月13日,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公布了2009年度获奖得主,66岁的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获此殊荣。祖索尔在山中隐居数十年,他设计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且位置偏僻,大部分在他的故乡瑞士。他不愿接商业大单,拒绝掉诸多找上门来的设计项目,却为设计一所乡村温泉浴场花费了数年光阴。然而,在建筑学界,彼得.祖索尔是个令人尊崇的名字。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在评奖词中称其作品永远带着永不妥协和特立独行的气质。
  本专题编译及图
  记者许珍
  通讯员吴啸雷
  从建筑材料上获取灵感
  将得到10万美元奖金
  能够在人才辈出的建筑界脱颖而出的建筑大师,往往都有着自己对建筑的信仰和执着。在彼得.祖索尔那里,他相信日常的往往就是永恒的,简朴的风格和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成了祖索尔对于建筑的坚定信念。他希望自己的建筑本身就喜欢待在建造它们的位置。他说他的作品大多从材料本身获得灵感,“我基本上对作为一门职业的纸上建筑毫无兴趣”。“我的工作方式有点像一个雕塑家。当我开始创作的时候,我对于一个建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和材料一同产生的。我相信,建筑就是因材料而生的。建筑不是在纸上,也不是关于形式,而是关于空间和材料。”
  凯悦基金会主席托马斯.J.普利兹克在评奖词中说:“彼得.祖索尔有一种难得的天赋,能将清晰和严峻的元素用完全诗意的维度结合起来,其作品永远能给人带来灵感。”“其建筑表达了对位置、对当地文化遗产和建筑史的最高尊重。”而祖索尔对于建筑材料的完美应用也被评委会予以极高的评价。“祖索尔的双手,如同登峰造极的工艺人的手一样,将各种材料自身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彼得.祖索尔是普利兹克奖成立以来第33位获得该奖的建筑师。颁奖典礼将于5月29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届时祖索尔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以及一枚铜质奖章。这是普利兹克奖成立三十多年来,瑞士人第二次获奖,上一次是于2001年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获得。
  圣Benedict礼拜堂:
  树枝和木料
  做成的“大浴盆”
  ▲位于瑞士Sumvitg的圣Benedict礼拜堂,是祖索尔充分利用材料的代表作。这件完成于1989年的作品用树枝和木料做成的内外装饰尤为引人注目,使整个建筑形似一个巨大的浴盆,低调的庄严和肃穆感却油然而生。
  奥地利Bregenz艺术博物馆:
  玻璃幕墙能变广告牌
  ▲在奥地利的Bregenz艺术博物馆,一座四层的长方形混凝土建筑中,祖索尔则运用了大量的钢筋和玻璃。到了晚上,这些玻璃幕墙能转换为巨大的广告牌或是屏幕。祖索尔对于材料的把握,就像此次普利兹克评委会评价的那样,“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
  链接
  美国总统亲自颁发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曾从里根手里接受大奖
  普利兹克(Pritzker)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 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该奖项一向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从第一届的菲利普.约翰逊,第五届的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荷兰的建筑师库尔哈斯,到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等,无一不是当代大师级人物。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
  德国Bruder Klaus礼拜堂:
  112根树干做内部装饰
  ▲2007年在德国完成的礼拜堂建筑中,祖索尔用112根树干做成了整个礼拜堂的内部装饰,就像是一个木头的帐篷。在24天的时间里,一层层的混凝土向这一结构上倾倒。然后,在三周的时间中,内部用火持续燃烧来使得干燥的树枝能够从混凝土壳中被方便地移出来。而这个礼拜堂的地板被铅所覆盖,这些铅土是当场融化并人工舀取铺上地板的。
  要确保一个地方有了
  这个建筑后不会变得更糟
  对话彼得.祖索尔--
  要确保一个地方有了
  这个建筑后不会变得更糟
  彼得.祖索尔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一个木匠家庭,20岁时进入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学习设计,其后又到美国纽约普瑞特学院深造。他从1979年起至今在瑞士中部小山村哈尔登施泰经营小型工作室,工作团队始终维持在十几人左右,经常推掉设计委托。“如果我为一名富人设计山间小屋,对他而言,那不过是座山间小屋,对我而言,却是生命中的3年时光。所以我必须谨慎。”他说。
  得知获奖后,当祖索尔接受他的朋友的采访时,他不在办公室里,而是在瑞士中部Haldenstein的乡村。他在电话里接受了朋友的采访。
  记者:较之于当下诸多的建筑师,你走的是一条非传统的职业道路,获此殊荣,你有何感想?
  彼得.祖索尔:是的,你能做你所追求的事,这是很美妙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这点大家都知道。我并不热衷出版。如果你能做理想的工作,那真是太好了,这点谁都知道。
  记者:好像来邀请你的客户多,而你接受的并不多,你拒绝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么?
  彼得.祖索尔:是的。我认为,我的工作是主动创作,而不是为别人效劳,或说得更严重一点,是他人想法的工具。我需要跟我的客户有密切的接触,他提出他的委托任务,而我们会在一起交流想法。我要做到最好。我需要对方的尊重和耐心,我希望我的客户是英明的,他所感兴趣的是好的建筑,而不是我的名字。
  记者:这个奖项能给年轻建筑师什么启示?
  彼得.祖索尔:我希望这个奖给予他们的启示是,认真努力地做好你们自己的事,你能成为你自己,你能试图解决问题,你能集中精力在你的任务上,你不必要做别人希望你做的事。还有人在做真正的好建筑,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好建筑。
  记者:你的建筑常常能跟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它们就属于那里。
  彼得.祖索尔:你只要对当地环境有所感觉。一定要确保,一个地方有了这个建筑后,不会比没有它之前看起来糟糕。感觉不同了,但绝不会更不好。这是一种感觉,感觉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记者:你的灵感源自哪里?
  彼得.祖索尔:阅读、交谈、倾听音乐。还有会谈,因为一个好的问题常常能引导你梳理你的想法,同样能产生灵感,或明晰你的想法。还要感谢我在Mendrisio 的教授椅。
  科隆艺术博物馆:
  废墟中重生
  祖索尔2007年在德国科隆建成的作品Kolumba艺术博物馆,则是从哥特式建筑圣Kolumba教堂的废墟中重生的,这座教堂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普利兹克委员会称这座建筑为“令人吃惊的当代作品,却又自如地融合了多种历史元素”。
  10年6万块石英岩板
  建成浴场
  ▲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最负盛名的作品都是一些声名远扬的大型建筑,而彼得.祖索尔最有名的建筑却是一座乡村的温泉浴场。1986年,祖索尔接受住在瑞士偏远山谷里的瓦尔斯村民委托,为当地设计一座温泉浴场。祖索尔借鉴了古罗马和土耳其的浴场造型,以“山、石、水--浴场山间建、用山石建”的设计理念,历时10年建成这座浴场。浴场外形简朴,内部类似洞穴,由6万块精确切割的石英岩板构成。而这些石材都来自方圆数里的范围内。浴场开放后,瓦尔斯村客房预订率上升45%。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建筑界"诺奖"新科得主:"嫌富爱贫"专玩原生态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3533.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