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绿色建筑的中国机会

绿色建筑的中国机会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276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绿色产业已经迎来了新的机会。
      根据我国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将投入2100亿元,这在市场层面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绿色节能建筑方面,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了率先的尝试,而近期建设部也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新政推进节能减排。在未来10年,我国绿色建筑市场改造的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一场政府主导的浩大节能计划已经悄然开始,一场巨大的绿色变革也因此而来。
    从绿色照明开始
      从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照明”在我国兴起,照明行业的节能科技得到不断地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从家庭逐渐走向了更为广泛的工厂和建筑领域。而随着亚洲最大火车站上海南站的建成,绿色照明和相关节能措施已经让更多的人关注。
      在上海南站这座超级绿色车站中,飞利浦照明作为其照明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照明行业来说,节能高效是永恒的主题。从整体上看,飞利浦上海南站项目节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演绎:首先是节能产品;其次就是专业设计方案的实施运用。就连最简单的控制开关,也能做节能的文章,不同的照明模式控制满足不同时间和场合的照明要求,从而达到节省能耗。
      而南站前面的动力广场照明考虑到整体照明梯度的要求。为突出主站屋照明效果,广场的照度相对较低,配合开阔的空间和市政路灯照明,在避免“光污染”的同时,符合照明标准值下的低功耗,节能不言而喻。
      主站屋前,圆形屋顶结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照明方面,铁路车站在照度上的要求和其他大空间照明不同,也正是考虑到建筑设计的特别,既要保证圆顶屋广阔空间的照明充分,又要考虑照度的有效控制,飞利浦为南站量身定做了照明设计,用投光灯将灯光投射到屋顶,再经浅色屋顶反射,加上厅内节能筒灯和射灯照明的配合创造出简洁而高效的光环境。
      下到上海南站南北广场通道中,由于通道顶部架空较低,飞利浦在保持顶部的黑色原生态的基础上构思出了“银河系”,5000多颗方块形彩色LED作为“星星”配合黑色的顶棚设计,营造出视觉的上浮和幽深感,使空间瞬显开敞。据记者了解,因采用了飞利浦照明系统,上海南站全年能耗费用节省近8.2%。
      “目前,我们也同各种政府机构或者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和提高,从而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飞利浦照明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林良琦先生对记者说。
      节能任务仍艰巨
      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国虽然也选择了以能源产业和房地产产业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转型并没有将能源变革作为主力产业,也没有将绿色建筑当做一场新技术革命来对待,更不用说要成为创新的领跑者。
      绿色建筑在中国仍面临不少壁垒和重大挑战。
      首先,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局限。在中国,建筑的开发商大多只是知道绿色建筑,但是却对其详细内容不甚了解,这里面包括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相关的标准等等。
      “企业和社会相关各界都有责任教育我们的消费者,如何去认识绿色产品的效果,如何去真正了解绿色建筑的意义。”林良琦先生说。他认为,建筑使用者们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和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绿色建筑绿色节能产品的认识。
      而技术壁垒也约束了节能建筑的发展。一个现实的情况是,绿色建筑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还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因此相应的整个建筑技术水准也就没法达到国际先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也是在近期才制定完成,因此这方面的推广和有效执行还有待时日。
      除此之外,建筑成本的提高阻碍了开发商的热情。目前对于承建商和建筑拥有者来说,最大程度的节约建筑成本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往往忽视了节能产品的长期效益,而对于长期租户和使用者来说,长期的节能效果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着名能源专家武建东就曾撰文表示,从中国建筑项目的实际运转而论,倘若现有建筑每平方米增加20%~50%的建筑成本,通过强制性推广节能膜、断热材料、新风系统、废水处理、太阳能发电、节能照明灯具等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就可以带动中国城镇房屋优先梯次分布升级转型为世界先进的节能和环保建筑,启动中国绿色建筑这个巨大的市场。而这个新增的绿色建筑成本是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可以整合出来的。
      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绿色产业已经迎来了新的机会。
      根据我国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将投入2100亿元,这在市场层面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绿色节能建筑方面,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了率先的尝试,而近期建设部也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新政推进节能减排。在未来10年,我国绿色建筑市场改造的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一场政府主导的浩大节能计划已经悄然开始,一场巨大的绿色变革也因此而来。
从绿色照明开始
      从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照明”在我国兴起,照明行业的节能科技得到不断地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从家庭逐渐走向了更为广泛的工厂和建筑领域。而随着亚洲最大火车站上海南站的建成,绿色照明和相关节能措施已经让更多的人关注。
      在上海南站这座超级绿色车站中,飞利浦照明作为其照明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照明行业来说,节能高效是永恒的主题。从整体上看,飞利浦上海南站项目节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演绎:首先是节能产品;其次就是专业设计方案的实施运用。就连最简单的控制开关,也能做节能的文章,不同的照明模式控制满足不同时间和场合的照明要求,从而达到节省能耗。
      而南站前面的动力广场照明考虑到整体照明梯度的要求。为突出主站屋照明效果,广场的照度相对较低,配合开阔的空间和市政路灯照明,在避免“光污染”的同时,符合照明标准值下的低功耗,节能不言而喻。
      主站屋前,圆形屋顶结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照明方面,铁路车站在照度上的要求和其他大空间照明不同,也正是考虑到建筑设计的特别,既要保证圆顶屋广阔空间的照明充分,又要考虑照度的有效控制,飞利浦为南站量身定做了照明设计,用投光灯将灯光投射到屋顶,再经浅色屋顶反射,加上厅内节能筒灯和射灯照明的配合创造出简洁而高效的光环境。
      下到上海南站南北广场通道中,由于通道顶部架空较低,飞利浦在保持顶部的黑色原生态的基础上构思出了“银河系”,5000多颗方块形彩色LED作为“星星”配合黑色的顶棚设计,营造出视觉的上浮和幽深感,使空间瞬显开敞。据记者了解,因采用了飞利浦照明系统,上海南站全年能耗费用节省近8.2%。
      “目前,我们也同各种政府机构或者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和提高,从而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飞利浦照明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林良琦先生对记者说。
    节能任务仍艰巨
      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国虽然也选择了以能源产业和房地产产业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转型并没有将能源变革作为主力产业,也没有将绿色建筑当做一场新技术革命来对待,更不用说要成为创新的领跑者。
      绿色建筑在中国仍面临不少壁垒和重大挑战。
      首先,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局限。在中国,建筑的开发商大多只是知道绿色建筑,但是却对其详细内容不甚了解,这里面包括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相关的标准等等。
      “企业和社会相关各界都有责任教育我们的消费者,如何去认识绿色产品的效果,如何去真正了解绿色建筑的意义。”林良琦先生说。他认为,建筑使用者们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和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绿色建筑绿色节能产品的认识。
      而技术壁垒也约束了节能建筑的发展。一个现实的情况是,绿色建筑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还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因此相应的整个建筑技术水准也就没法达到国际先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也是在近期才制定完成,因此这方面的推广和有效执行还有待时日。
      除此之外,建筑成本的提高阻碍了开发商的热情。目前对于承建商和建筑拥有者来说,最大程度的节约建筑成本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往往忽视了节能产品的长期效益,而对于长期租户和使用者来说,长期的节能效果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着名能源专家武建东就曾撰文表示,从中国建筑项目的实际运转而论,倘若现有建筑每平方米增加20%~50%的建筑成本,通过强制性推广节能膜、断热材料、新风系统、废水处理、太阳能发电、节能照明灯具等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就可以带动中国城镇房屋优先梯次分布升级转型为世界先进的节能和环保建筑,启动中国绿色建筑这个巨大的市场。而这个新增的绿色建筑成本是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可以整合出来的。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绿色建筑的中国机会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3541.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