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他,其貌不扬却是青年高级工程师;他,话语不多却创造世界纪录。黝黑的脸庞,敦实的身材,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如果把他和一项世界隧道施工纪录、一项“鲁班奖”工程、一项国优工程以及亚洲最长铁路隧道联系在一起,你就会肃然起敬。他就是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青年高级工程师孙福军。
雏鹰试翼 踌躇满志
“梅花香至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孙福军的本领也是在生产实践中磨砺而成的。1995年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孙福军被分配到二公司。在当时,他的工作稳定、轻松。但作为农家子弟的他骨子里有一股不怕吃苦的劲儿,他决心要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于是,他执意去了广东清连公路焦冲隧道项目部。后来,他整天在危险四伏的“天地”中工作,时刻与顽强拼搏的工友们为伍。特殊的环境加快了他的成长,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把知识奉献给企业的信念和决心。从此,在重难点工程施工领域里多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青年人的身影。
拿鲁班奖游刃有余
大梅沙隧道是深圳盐坝高速公路的头号难点工程,也是我国南方最早的双向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之一,其破碎的地质曾使施工步履维艰。时任左线技术主管的孙福军,把超前大管棚预注浆技术当作施工突破口认真钻研,成功实现了施工的“险中求安、安中求快、快中保优”的目标,为工程最终拿到国家建筑质量鲁班奖做出了贡献。
勉宁高速公路三标段是典型的“桥隧密集群”,2.5公里管区内有桥梁3座、隧道4座,属全线建设的焦点。为了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完工,时任项目工程部长的孙福军,整天“泡”在现场跟班作业,他同时为8个施工队制定技术方案,并进行现场督查。由于他的认真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质量事故。为日后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青春破解世界纪录
奇迹!奇迹!月单口掘进429.5米的钻爆法隧道施工世界纪录在秦岭终南山诞生。这里也有孙福军辛勤的付出。先后担任过项目安质部长、副经理的孙福军参与了终南山隧道技术方案的优化和实施,尤其是在防强岩爆方案实施中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得力,大大减弱了岩爆的发生,为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主持编写的《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综合技术》曾先后获得了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特等奖、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
地质条件复杂国内罕见、世界少有,全长20.05公里的乌鞘岭隧道是当时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越岭攻坚战中,孙福军任5号斜井工区的总工程师,在膨胀岩、软弱岩、断层、突水等灾害密布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衬砌的施工方案,提前66天完成任务,为全隧道按期建成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他被山西省总工会荣记一等功。
“老工程”感叹后生可畏
“我这个从事了工程建设大半辈子的“老工程”从来都没见过啊!”一位德高望重的工程建设专家发出感慨。
经过一项项急难险重工程的锤炼,孙福军成为了企业一员攻艰克难的战将。2007年9月,为缓解张集铁路旧堡隧道的工期压力,上级决定增设2号斜井工区,孙福军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攻坚重担。全长9585米的旧堡隧道2006年开工建设。2号斜井工区承担1782米的斜井和旧堡隧道中段1600米正洞的施工任务。看上去这是一项简单的施工任务,其实则不然。旧堡隧道围岩节理十分发育,岩石极其破碎,岩性变化频繁,且富含裂隙水、突水现象严重。从2007年10月6日斜井破土进洞后施工就险情不断,隧道平均向前掘进不到20米就会遭遇到一个事故易发点。孙福军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把紧盯地质变化、紧跟现场作业、紧抓围岩量测作为安全生产的保障,岩变我变、稳健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8月他们顺利打到正洞,到今年5月中旬正洞掘进也已经突破了600米破碎地质带。“在如此恶劣的Ⅵ级围岩地质条件下,隧道平均月掘进仍然能保持在120米以上,是我这个从事了工程建设大半辈子的“老工程”从来都没见过的。中铁十二局集团是一个信得过的企业,孙福军这个后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干部,旧堡隧道贯通后应该给他评劳动模范。”一位德高望重的工程建设专家在旧堡隧道2号斜井科学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时发出了赞叹。
“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孙福军把知识奉献给企业、奉献给社会,赢得了人们和社会的尊重,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和“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鲜花、掌声-他不为所动,他琢磨的是下一个创新施工方法,“我要的不是鲜花掌声,我要的是时间和贡献!”孙福军如是说。
(周广宽)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孙福军:用青春破解施工纪录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