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广州新电视塔拆迁费时3年半 最后"两钉"强拆

广州新电视塔拆迁费时3年半 最后"两钉"强拆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384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大塘经适房安置钉子户
广州新电视塔南广场是关系到明年亚运会的市重点工程。自2006年3月起,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经批准拆迁本工程涉及房屋,但一直举步维艰。在经历了四批强制拆迁听证会后,至今年7月31日,第606户被拆迁人正式签约,608户被拆迁人中,仅余2户未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今年9月2日,市国土房管局举行了强制拆迁听证会。9月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发出《广州市人民政府责成强制拆迁通知书》,9月14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向海珠分局发出《实施强制拆迁的通知》。
记者了解到,即便在强拆通知发出后,城管海珠分局仍未放弃调解,每天组织执法人员上门反复做被拆迁人的动迁工作,但搬迁大限已到,被拆迁人仍没有自行搬家的行动。昨天上午,城管海珠分局联合有关部门,依法对上述被拆迁人房屋实施行政强制拆迁。记者在现场看到,致使拆迁工作延后两个半月的最后“两钉”在一个小时内被“解决”,在公证部门证据保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未搬迁的物品进行封装,搬迁至其安置房内,接下来将及时通知被拆迁人领回物品、安置房门钥匙及房屋差价款。随后,两台大型钩机开进小区现场,开始对已经围蔽的两栋楼房进行拆除。
按照裁决结果,本次进行“强拆”的两户业主,均已被安排置换位至海珠区大塘小区的两套房屋,面积与被拆迁房屋相等。
首批签迁户获差价补偿
据介绍,在这608户被拆迁户中,首批321户在2006年就已经签定了动迁协议,但由于当年的安置房被安排在了白云区,所以98%的被拆迁户选择了弃产补偿,也就是领取了每平方米4000多元的货币补偿。广州市道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的货币补偿标准并不低,足够在海珠区购置相应的住房。但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绝大多数在2006年签约拆迁的业主至今仍没有买新房。不少业主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希望作为安置对象,在广发新村或者大塘社区选房。
对此,道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2006年该地块321户已经先期签约搬迁的住户,拆迁方已经启动了补偿补差工作,目前共有308户已经办妥了补差手续,另13户正在协商当中。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新动迁工作时,拆迁范围内的房屋评估价已经升到了6800元到7000元每平方米之间,也就是说,2006年签订拆迁协议的住户补偿将最高可获得2700元/平方米的补差金额。“按每间房屋70平方米计算,也近19万元的补差款。”但该负责人表示,该部分补差户只能获得货币补偿,不能再有实物房产的补偿方式。
链接
历时3年半的拆迁
2006年3月,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开始。
2009年3月,拆迁方为被拆迁人提供三种补偿安置方案。绝大多数居民都愿意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3月19日,本工程动迁工作重新启动。
3月30日,本工程拆迁安置房正式动工。
4月26日,该工程尚有117户被拆迁人未签约,占总拆迁户数的19.1%。拆迁方因多次协商未达成补偿安置意向,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裁决。
6月5日,举行第一次行政强制拆迁听证会。


7月3日,城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实施强制拆迁。
7月8日,举行第二次行政强制拆迁听证会。
7月24日,举行第三次强制拆迁听证会。
9月2日,举行第四次行政强制拆迁听证会。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广州新电视塔拆迁费时3年半 最后"两钉"强拆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4699.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