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本报9月1日第1版图片和第9版《农民联排别墅惊现幢幢危楼》一文,报道了九龙坡走马镇大石农民新村存在建筑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引起九龙坡区纪检监察部门高度重视。经专案组一个多月调查,本月15日,九龙坡区纪委向《阳光重庆》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
据介绍,走马镇大石农民新村系一项目占地后,将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的一个“新农村示范点”,面积150余亩,总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建了39幢、234套联排别墅型新居,安置失地农民770余人。据初步摸底,这批农民新居大部分或多或少存在质量缺陷,至少有10幢需要加固。目前,相关部门已委托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对这些房屋进行全面“体检”,最终报告将于下周出炉。
本报9月1日1版的图片报道。
没办任何建设手续
集中安置失地农民,本是一件好事,为何建成了“豆腐渣”工程呢?九龙坡区纪委专案组调查发现,大石农民新村建设过程中,没办任何建设审批手续。
工程于2004年9月1日开工,2005年年底前农户入住。直到2007年12月才完成国土审批手续,为每家农户取得“建设用地许可证”。在规划方面,2004年仅取得了“村镇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至今年未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300平方米以上的农房建设应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而重庆市规定1000平方米以上的农房建设应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但这项总面积37000平方米的工程,至今没办理《建设施工许可证》。
设计没搞地勘调查
据了解,此项工程由建设指挥部委托重庆轻工设计院设计。委托方式为基础、土建、环境、管网等实行“打捆”承包设计,设计前没进行过工程地勘调查。因此,设计单位在设计中没对基础施工作明确的规范技术要求,只笼统地提到:“下基础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决定”。
专案组调查发现,39幢房屋的基础仅有5幢为挖孔桩基,34幢为条石基础,出现问题的全属于条石基础的房屋。
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去年对其中5套房屋作出的《鉴定加固报告》显示,房屋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基础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经多建筑物的全面检测,结合对该建筑的基本情况检查判定,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进行评级,评定其安全性等级为Csu级,5户房屋建筑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工程没搞公开招标
专案组调查发现,大石农民新村的建设单位为走马镇政府,施工单位是重庆上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重庆中泰工程监理公司。
农民新村因建设时间紧,在工程发包上采取了“特事特办”,没公开招投标,而是直接确定由重庆上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上游建筑公司是以前九龙镇上游村的一家村级企业,仅具有三级施工资质,改制后现为民营企业。
验收时就发现缺陷
2005年5月30日,走马镇政府组织了有规划、建设、农业等部门人员参加的验收,并出具总体验收报告。九龙坡区建委参与验收的官员当时就发现了工程质量问题,明确指出了存在的质量缺陷,曾要求把质量缺陷处理好后方可通过验收。
农民新村工程总造价2606万元,尚欠施工单位工程款112万元。因房屋建好就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这部分款项正在用于后期维护。
造价低 工期才5个月
走马镇政府与上游建筑公司所签施工合同曾约定:“大石农民新村从2004年9月1日起5个月完工(遇雨天工期顺延),若乙方(施工方)提前一天完工,奖励200元,延后一天罚款200元。”
走马镇一位对此工程“过经过脉都了解”的负责人称,当时上级除了严令5个月完工外,还要求土建造价“不得高于每平方米350元”,“不是我们不搞招投标,这样紧的工期,这样低的造价,还要求施工方垫资。我们就连一个三级施工企业都请不到啊!”
记者就此咨询武汉理工大学危机与灾害研究中心教授宋英华博士。宋博士称,一个三级施工企业在每平方米不超过350元的限价内,用5个月时间垫资建设3.7万平方米房屋,这完全不符合建设科学规律。
盼群众举报贪腐线索
九龙坡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造成走马农民新村出现质量问题,工期紧、造价低是主要客观原因。但施工单位要负主要责任,监理单位要负次要责任。由于工程没依法办理建设手续,相关部门的监督也不到位。值得庆幸的是,专案组在调查中尚未发现贪污受贿行为。这项工程是否存在腐败问题,还待群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阳光重庆》办公室监察专员廖兴元听取了通报并深入大石农民新村进行实地调查。他认为,此事经《阳光重庆》披露后,九龙坡区委、区政府总体上是重视的,但力度还不够。时下当务之急是待专业机构鉴定结果出来后,及时科学地加以整治,彻底排除隐患。
走马镇政府表示,将不遗余力对此事负责到底,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重庆农民联排别墅惊现幢幢危楼尚未发现贪贿行为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