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发展城市建设 构建宜居城市

发展城市建设 构建宜居城市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377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王飞西城讲坛数“家珍”
本报记者 金迪
  秋高月圆,金风送爽。共和国之树苍劲挺拔,刻上了第六十道美丽的年轮。国庆前,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文化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王飞正在为首都市民开办 “60年首都城市规划演变与宜居北京建设”讲座。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旧城保护的新探索
  伴随着祖国60年的光辉历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王飞用五十年代到新时期从各个时期的十大建筑图片为百姓展示了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首都的旧城建筑体现了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青砖厉瓦的胡同到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无不体现了旧城的风采。但伴随着发展建设,旧城的保护与发展确实存在着冲突与矛盾。王飞介绍说:“多年来,北京在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旧城整体格局上实施了三个层次的保护,本着“修缮、改善、疏散”相结合的有机模式进行新探索。不仅是平房的拆迁改建,河湖水系、景观环境、中轴线的建设也是旧城保护体系中的一员。”目前,很多的河道两侧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河水环绕、湖水相连的京城河湖水系也为这座历史古城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
住房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交通的新格局
  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87年的9.75平方米增长到21.6平方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居住区建设更加注重的是生态可持续性发展。2007年起开始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在内的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体系。2009年新开工各类政策性住房850万平方米,已完成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配售5万套。让“民者有其居”是这两年政府一直在积极落实的重要提案,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的飞速建设也验证了这句话,王飞介绍说。
  北京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的航空与陆上交通枢纽城市。1949年初期,北京只有5条有轨电车,能运营的只有5辆,70年代全市仅有一条地铁线,1986年随着南中轴路改造完毕,城市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而今,五环路、六环路和京承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经实现通车,地铁十三号线、十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等线路的开通也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北京在建的地铁数量将达到13条,据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19条561公里地铁线网将全部完成,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线”网格局。届时,可将中心城四分之一约880万人次的交通出行量分流到地下。预计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将成为北京市民的首要选择,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将缓解私家车的出行量,从而为节能减排做出成效。
产业功能区的新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高端产业功能区是对北京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新的组合,它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的传统划分标准。更有利于体现综合发展、产业联动和集中高效,将首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增长更好的发挥与展现出来。北京商务中心区、中关村、金融街、奥体中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代表了北京高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围绕核心产业而聚集发展形成的六大产业区域,以功能集聚或产业辐射的优势,促进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显示出作为引领北京未来发展新增长的活力。
  新农村建设也是祖国巨变的一个庞大成果,它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王飞说:“在未来的时间里,政府会进一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将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奥运与城建相结合
  漫步京城,人们惊喜地发现,可以进去坐坐、歇歇脚、散散心的绿地越来越多,用铁栅栏围起来的绿地越来越少。让百姓最直观地感受到变化的是北京的绿地建设。近几年,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视。首都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49年的3.7平方米增长到现在的13.6平方米。历时三年建设的的奥林比克公园是首都绿色景观的典范,它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不仅是奥林匹克公园,我们会发现城市中的每个角落都有一抹绿色景观,这些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首都的环境面貌。
  奥运会从2001年开始融入中国经济,参与了祖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7年,在这7年里,北京奥运和中国经济相互促进,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王飞介绍说:“为奥运建造的体育场馆和市政设施有很多,但如果2008年申奥没有成功,按照政府的市政规划,我们仍然要付出这些努力去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只不过,申奥的成功加快了我们的建设步伐。”
  60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就在这短短的6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飞在讲座最后说:今天为市政建设创下的成绩只是一个开始,60年巨变对于中国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开端。今后的市政工作要靠每一个百姓的配合与维护,才能把首都发展得更加繁荣和谐。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发展城市建设 构建宜居城市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4766.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