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秦毅
争议!只审批了12层,为何建到了20层?为何早不拆除,等建到了20层才动手?
震惊!400人的强拆队伍来到现场,开始将多建的8层一一拆去。事发地正是发生“经适房6连号”事件的武汉,被强拆的对象依旧是经济适用房。
违建的大楼是湖北省供销仓储运输总公司兴建的经济适用房,其项目申报材料标明,用于解决员工住房困难。该公司是湖北省国资委认定的特困企业,职工人均月工资750元,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由此看来,这个时候强拆楼房,让一些人的住房梦破灭了,似乎有些绝情。该公司负责人表示,500万元的违建损失对于困难企业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只要不拆,罚多少款都行。该领导人心系公司,情洒职工,可敬可叹!然而,当我们细细揣摩时,却难免惊愕……
8月,楼房建到12层时,未按要求封顶。相关部门多次制止,先后下达了责令停工通知书和责令整改通知书。然而,建设方昼停夜建,继续施工。盖到15层时,相关部门对工地实行断水断电,但建设方仍然违规超建。国庆期间,迅速将楼房“拉”到20层。由此可见,建设方是铁了心要违建,难道要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心情如此急迫吗?
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原来设计的30多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住房,却被合为一套,不但超出了经适房每套不大于6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而且减少了总套数,扩大了分配缺口。如此一来,对于月工资750元的职工来说,分上并住得起新房的几率究竟是大了还是小了呢?
另外,大楼中的一些楼层是要对外出售的。按照武汉经济适用房今年每平方米2950元的价格来推算,违建部分可卖1100多万元。或许这个经济账才是楼房“疯长”的直接动力,也是该公司甘愿挨罚的底气。
同时,还应关注一下领导个人的经济账:在现有体制中,对违法建设的决策者的处罚几乎没有。在对事不对人的现有原则下,零风险让违法建设的决策者敢于顶风而上。事实上,该公司从一开始就在“赌”楼,他们所考虑的仅是经济成本问题,至于法律的尊严、城市规划的损失与自己并不直接相关。于是,“赌风”盛行。
“认罚-不了了之”这一模式,让多少楼房违法“长高长胖”,又让多少人痴迷于经济游戏。希望这次强拆挥起的大锤砸下的不只是几块水泥板……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武汉违建大楼被强拆背后的"经济"问题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