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低碳建筑离生活越来越近

低碳建筑离生活越来越近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355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如果你家屋顶用的是“负碳排放”材料,而内墙又完全采用再生废弃物制成,这样的“低碳建筑”你是否愿意尝试?这种新材料的价格不贵,而且技术基本成熟。
   
    昨天,在国家(上海)能源环保专利交易中心的主持下,本市举行了一个低碳生态建筑的座谈会。会上,记者发现了两项颇具潜力的新技术。而就在三天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公开表示,未来20年,建筑能耗将成为中国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在建筑领域的减排潜力。
   
突破性的技术创新
   
    先说屋顶。
   
    这实际上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的组合。在阳光下,这种屋顶不仅能发电,而且还能产生热水。发明人徐诵舜告诉记者,过去,发电和加热这两种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泾渭分明,但他首次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一份完成于今年5月的评审意见中记者看到,包括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和部分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组签名并认为,该技术“具有重大创新……对新能源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示范和推广。
   
    “阳光和屋顶都是稀缺资源,都需要高效利用。”徐诵舜说,他的新技术占地面积小,晶硅光伏材料的消耗只有常规的45%,一片屋顶就能满足20层楼全体居民的需要,分摊下来,比太阳能热水器还便宜。
   
    再来看看内墙材料。
   
    这种环保型墙壁其实是“纸糊的”,确切地说,就像一块夹心饼干--剥开表层类似石膏板的面板,中间10厘米厚的“夹心层”是蜂窝状的纸板。发明人夏祖金告诉记者,这种墙体材料阻燃防潮,施工简单,强度与普通砖墙一致,但其生产过程却远比传统的水泥、红砖节能,而且原材料都来自废弃物--墙面用矿渣加工而成,纸板来自再生纸。
   
    据夏祖金介绍,该发明最大的亮点在于在国内外首次同时解决了蜂窝纸板的阻燃和防潮难题,因此达到了建材的质量标准。
   
责任心驱使下的低碳事业
   
    国家(上海)能源环保专利交易中心总工程师黄昌富告诉记者,两位技术发明人并非科班出身,他们都是民营企业家,但都对节能减排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都是自己投资,并全身心地投入研究。
   
    “阳光屋顶”发明人徐诵舜的经历有些奇特。20年前,他曾从事过太阳能方面的技术研究,后来下海。年逾花甲的徐诵舜说,经商让他赚了些钱,但并非他的兴趣。目前,他每天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在从事太阳能方面的工作,用企业赚来的钱“养”太阳能。他说:“有人仿冒了我的技术专利,但只要有利于中国的减排,我不打算追究。”
   
    夏祖金开办的是一家纸板包装材料厂,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也不好。他告诉记者,在得知他窘迫的经济状况后,一家权威建材检测机构负责人大受感动,免去了他十多万元的认证费用。
   
    据两位发明人介绍,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都曾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的支持,由于知道搞低碳研究不容易,参与研究的教授们都没有收太多费用。
   
    不难发现,在中国民间,低碳技术经过长期积累,似乎正处于爆发的前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吸引人们投入“低碳事业”的不仅是其并不太确定的经济前景,更是一份参与环保事业的使命感。
   
    黄昌富告诉记者,该中心目前已经汇聚了一批来自民间发明人的优秀低碳建筑技术,他们希望将这些技术进行组合,在上海推广建设“生态屋”样板工程。
   
    真正的低碳建筑距离走入寻常百姓家正越来越近。
   
    本报记者张懿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低碳建筑离生活越来越近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5055.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