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中广网珠海12月15日消息(记者梁卫浩)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0时03分报道,总投资超过720亿的港珠澳大桥今天正式动工。这座将来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建设难度之大,堪称“中国第一”,并将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桥梁专家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就是我国迈向世界桥梁强国的过程。
港珠澳大桥跨海超过3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比内地大桥长寿一倍左右。大桥设计有3个通航孔,每个可防3万吨冲击力。另外还建有防撞墩,它们可防30万吨撞击,保证大桥大撞不倒,中撞可修。另外,大桥能抗击每秒51米的风速,这相当于最大风力16级,还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孟凡超,我国着名桥梁设计专家,港珠澳大桥主要设计师之一。他感慨地说:从技术上来看,港珠澳大桥是世界级的挑战。
孟凡超:它应该是岛、桥、隧一体化的集群项目,确实是我们过去在交通建设里没有碰到过的大的挑战。
面对世界级的难题,设计者们体现了世界级的智慧。孟凡超表示,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未来的建设中,要全面推行“四化”。
孟凡超:首先是大桥的构件及装备大型化。大型装备包括两米以上直径管桩的打桩船,这是过去我们没有的,甚至世界上也很少。
其次是构件生产工厂化。孟凡超表示,要充分利用国家强大的工业化作为后盾,大桥的桥梁构件、隧道构件的生产、制造都要在工厂里完成。
孟凡超:变成工厂化的制造,质量非常有保障,成本和质量都是可控的,工期也是可控的。对应我们120年的寿命,更加有保障。
第三是由生产工厂化所带来的生产标准化。孟凡超展望说,未来大桥构件的生产、构件的装配都会有细致的分工,流水线作业,从而保证大桥质量的统一。
最后是推行大桥建设装配化。
孟凡超:装配化就是把这些化整为零的大型构件运输到现场,通过大型的装备,象搭积木一样把大桥组装起来。那么到时你看现场,可能没有太多的作业人员。
港珠澳大桥将于2015年左右建成。孟凡超表示,这座世界级桥梁的建成之日,就是中国迈向世界桥梁强国之时。
孟凡超:如果通过这“四化”,实现以后,我们讲,中国就真正迈向桥梁强国了。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港珠澳大桥今正式动工 我国将迈向世界桥梁强国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