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地标地标,越长越高?

地标地标,越长越高?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396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评论:地标地标,越长越高?                                                                       地标,是一个地区的标志。顾名思义,地标建筑便是最能够体现城市风格和文化的建筑实体了。然而,笔者最近看到几则有关国内地标建筑的新闻,发现“当选”地标的建筑还纷纷称雄了各自城市的“第一高度”,对此 ...                                          地标,是一个地区的标志。顾名思义,地标建筑便是最能够体现城市风格和文化的建筑实体了。然而,笔者最近看到几则有关国内地标建筑的新闻,发现“当选”地标的建筑还纷纷称雄了各自城市的“第一高度”,对此不免有些疑问和忧虑。               尽管建筑业界专家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讲述着超高建筑“遍地开花”的弊病,它们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种种危害也为众人谴责,然而,“因为最高,所以地标”之风在今天依旧没有被刹住。尚不说专家所预言的那些潜在的城市危机,“高层为先”的理念对于建筑设计思维和文化创造的发展也势必构成束缚。               我们在建设“高层城市”,在地球的另一端,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却在竭力把持着城市的高度红线--他们早已认知了“满城尽是超高层”的危害。不管是在巴黎还是伦敦,高层建筑都是“靠边儿站”--它们大多聚集在城市边缘的某个商业区域。当然,这丝毫不能阻碍城市地标建筑的出现。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本钟,在世界范围内可谓声名显赫。它们不仅代表了城市的形象,而且取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即便说到中国的地标建筑,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古色古香的故宫,而绝非哪里哪里新冒出来的“第一高”。               一幢建筑之所以能成为城市的地标,必然是凝聚了当时最杰出的城市智慧。智慧渗透在建筑设计创作的各个方面,而地标建筑自然代表了那个时期最为先进的建筑文化理念。泱泱大国,如若我们仅仅是在建筑物的高度上面做文章,仅仅是创造着“高度至上”的建筑氛围,不免是一种悲哀。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地标地标,越长越高?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5996.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