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姓名:赵禹方
性别:男
年龄:60岁
身份:辽宁省方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援建安县的工程监理
人物语录
“能来援建是我一生中的幸事,我没有物力财力,就有这点本事,都要奉献出来。 ”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高川乡一个村子的住户距离有5公里的山路,60岁的赵禹方每天最少要走一个来回。
一头白发的他本该在辽宁沈阳自己的家里享福,却跑到大山沟里去援建。他说那里的人都是难兄难弟,唐山地震时想支援没有实现的愿望终于可以成真了。
临退休,他又走上援建四川的一线
2009年2月25日,赵禹方可以不假思索就说出自己到高川乡援建的日子。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工作经历的开始,也是他30多年的愿望实现的日子。
援建之前,他在辽宁省方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担任领导职务,2010年11月份就该办手续退休了,回家享福了。可他有自己的理由。“1976年唐山地震的时候我已经在做工程监理了,当时就准备好了要过去支援的。可是没去上。”这成了他心底的一个小疙瘩,总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出把力挺不得劲儿的。所以这次听说有援建四川的机会,他马上就报名了。
高川乡是安县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处在大山的怀抱之中。赵禹方从沈阳飞到成都,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到了安县,马不停蹄地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直接赶到高川乡。“真的没见过这么惨烈的场面,房子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他到高川乡的时候,已经有两三成的房子盖好了,可那些残破的房屋还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到那些断壁残垣,他就决心一定要指导村民建结实的房子,不让这种惨烈的情景再发生。
经过汶川地震后,当地百姓的防震意识也都增强了很多。重建房屋的时候,都想把房子建得牢固、再牢固一些。因为没有专业的知识,很多村民都觉得只要多加水泥,房子就能牢固,于是让工人多多地加水泥。
赵禹方看到这种情况马上阻止,“我告诉他们盖房子是要有比例的,不是多加水泥就好,可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见说服没有用,他就找来4块转。把两块按照正常的沙子与水泥混合的比例砌上,另外两块用多放水泥的沙浆砌。他让工程都停下来,等实验的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
等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赵禹方让村民自己去掰那两组转,果然按照正常标准比例调配的沙浆粘合得更好。村民也都信服了,知道不是水泥放越多越好。“讲大道理他们听不进去,说话沟通也费劲,就这样的实验最直接。 ”
工程质量有问题倔老头现场盯着拆
对工程质量赵禹方从来都是要求严格,一点儿质量问题都不能放过。遇到工程有质量问题的时候,他坚决都要让他们拆掉重新盖。“他们不拆我就不走,一定要看他们拆了。 ”按照规定,他只要下来拆了重建的通知单就行,可他从来都不下。“我才不浪费那纸呢,就在现场盯着他们干。 ”
他的这种严格遇到百姓的实际问题时,就有了通融。按说新盖的房子应该都用新的材料,可是当地居民有的真是没有钱,只能买些旧砖、旧钢筋来凑合,不然连房子都没得住。遇到这样的情况,他都会坚持让居民在重要的部位放好的钢筋、砖,其余的部分再用旧的。“咱们也得面对现实呀。 ”
当地村民对赵禹方的严格监理都很理解,时间久了,他的认真负责都传开了,谁家要是盖房子有啥疑问,都要找他问问才踏实。一年中,只有三四户出现了轻微的质量问题。
高川乡的住户都分散在山里,有的时候两家住在对面都能看见,可走山路就得走上个把小时的。就拿二郎村来讲,从1组走到10组,就有5公里多的山路。赵禹方每天最少要走一个来回,走两三个来回的时候也不少。
前一阵乡里修路,他正好路过就在旁边看着。施工队挖路基的时候怎么找都找不到相对的岩层,他凑过去蹲下来看了看。“我说那有洞,灰浆饱满,应该先砌护坡才行。”工程队听了他的建议,问题马上就解决了。“那些人都说这老头子太厉害了,我觉得也没啥呀。 ”他说到这儿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只能看新华字典打发业余时间
赵禹方在沈阳的时候就挺喜欢吃辣的,每顿饭要是没点辣椒都觉得吃不香。可到了四川,才知道那麻辣不是一般人都能习惯的。刚到的时候有一次吃饭,他一口咬到了一整个花椒,被呛得一口饭都喷出去了。“当时一桌子人,别人还咋吃呀,我的脸都挂不住了。 ”他说从那以后,他就尽量多吃饭,少吃菜,以防止类似的意外再发生。
四川的潮湿也让他很不适应,每次一掀起褥子的时候,下面都是水珠。他的衣服也不敢放在箱子里,放进去就长毛。他只好把衣服都拿出来晾在屋子里。屋子里也不是很安全,因为一遇到下雨的时候屋里就漏雨。已经是四月的天气了,他的屋子还是阴森森的,进去呆五分钟就觉得腿的关节冒冷风,在中午的时候也要开着“小太阳”。
他的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摆设,一张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视,是他从仓库里翻出来的。“信号一会儿有,一会儿没的。早上我走的时候又没有了,不知道晚上能有不。 ”跟他同屋住的还有一个乡干部,这台电视就是他俩唯一的娱乐设施了。
为了打发时间,他还在仓库里找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没事儿我就翻开看看,好多字儿都重新认识一下,挺好的。”他翻着字典,苦中作乐地笑着。
记者 范欣
(辽沈晚报)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辽宁监理临退休走上援建一线 看字典打发业余时间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