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际钢铁巨头"会诊"中国钢铁业

国际钢铁巨头"会诊"中国钢铁业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370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好日子似乎还很遥远。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国内主要钢铁集团的主要领导,日、韩、欧美主要钢铁企业的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与其说这是一场钢铁业界人士聚会,不如说这是一次集体反省会、探讨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说:“国际钢铁大会走过了10个春秋。今天,中国钢铁业到了必须痛下决心大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了。痛下决心之外,铁矿石谈判全线失守、房市新政等宏观政策调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成为中国钢铁业三大伤。”
  价格疯涨的铁矿石正逐渐榨干钢铁业的利润,这种状况在中国尤为明显。“在最近几年中,中国的钢铁行业在全球主要产钢国里最不具收益性。”国际钢铁协会主席罗卡在会上坦率地指出。
  国际钢协秘书长克里斯莫斯也强调,目前铁矿石供应过于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手中,强烈要求政府必须反对铁矿石业务向三大矿石集中,并且应该鼓励寻找新的矿产来源。他说:“无利润的钢铁产业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如果没有利润的话,它就无法在人员、产品以及工业流程等方面投资,以保证未来的增长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国际钢铁协会秘书长克里斯莫斯表示,矿山的涨价要求和季度定价方式的实施将给钢铁企业带来不利,钢厂在短期内不得不接受矿商单方面提出的商业运作模式。
  克里斯莫斯说:“中国钢铁企业,包括世界其他地区的钢铁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首先要求政府阻止铁矿石业务进一步向三大矿山集中。其次,就是艰难地去其他地区找资源,这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的目标。”
  虽然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宝钢首次承认已接受季度定价方式。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证实,目前国内钢企进口铁矿石按临时价格结算。但他同时又表示,三大矿山单方面提出季度定价是不合理的。他强烈反对必和必拓、力拓正在筹划成立合资公司之事,以阻止铁矿石进一步向三大矿山集中。
  他进一步解释,必和必拓推行铁矿石指数定价,加上力拓、必和必拓在铁矿石销售上将展开竞争,势必进一步控制铁矿石定价权。
  雪上加霜的是澳大利亚政府不久前对外宣布,将从2012年7月起开征高达40%的资源税。对此,徐乐江说,矿山将不可避免地将所增加的税收转移到钢铁企业。此外,新税收制度还会对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矿业带来影响。他坦承,目前矿山与钢厂之间价值回报的平衡关系已被打破,总有一天市场会把它找回来。
  随着铁矿石定价周期缩短,企业已经在寻求应对之策。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表示,沙钢目前正在研究铁矿石掉期交易。
  针对国内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建议,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现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已不可避免。他呼吁,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中国钢铁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好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系统研究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建厂模式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及教训,避免相互竞争与资源浪费。
  对于钢铁行业,特别是以生产螺纹钢等建筑用钢为主的钢铁企业来说,地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下游市场。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产钢5.6亿吨,其中36.1%流向了建筑工程行业。然而,随着“国十条”的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降温,这种寒意也开始向钢铁产业传导。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表示,钢材后市发展对宏观政策依赖较大,从目前的房地产政策来看,将对钢铁业产生不利影响。徐乐江则认为,房市新政将对钢铁业产生很大影响。沈文荣说:“在房市新政的直接影响下,今年下半年钢材后市肯定不如上半年,如果类似政策延续的话,明后年钢铁业也不见得会好转。”
  “可能短期内(需求)会稍微下降一些。”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说,“楼市的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此外保障性住房等也会逐步跟上。企业下游用户不会压缩库存,从长期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邓崎琳在大会发言时说:“钢铁业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科学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与人类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气候变化的潮流相适应的发展。金融危机之后应更加强调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中国是这样,其他的国家也应该是这样。而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管理变革、技术创新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钢铁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道路的关键举措和当务之急。”
  图为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现场。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国际钢铁巨头"会诊"中国钢铁业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6065.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