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质量高于一切

质量高于一切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498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近20年来,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龙头的我国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快速发展也给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在建、在用的桥梁、隧道出现垮塌或质量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也给行业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交通运输部以质量通病治理为突破口,于20世纪9 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活动,各地在专题研究与治理措施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获得了成功经验。但是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加大,质量通病并未得到根除,如桥隧等结构物的水泥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外观质量等问题就仍是影响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可以说,交通运输部开展的为期约两年的混凝土通病专项治理活动,对交通建设工程建设来说,意义深远。治理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通病,除继续从体制机制和技术角度探讨解决方法外,有必要从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在其目标、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寻找有效的治理渠道。
  走精品工程路线
  如果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通俗描述的话,我国桥梁的设计基准期刚好为100年,毫无疑问,不管是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是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对混凝土质量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并且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强的管理措施,即:要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在制度上全面体现。质量目标绝不能停留在标准规范的合格和验收检查的过得去上,要争创精品工程。发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必须坚决、果断、从严要求,该返工的返工、改推倒重来的推倒,不留隐患,哪怕是细小的裂缝和空洞等外观缺陷也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更不用说强度不合格。要以“粗活细做、细活精做、精益求精”的精细化理念,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并进行持续改进。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公路建设是一般都是庞大的工程,从立项、预可、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交工验收、试运行到最后竣工验收,时间跨度长,涉及单位多。质量管理制度是建设各方主体贯彻落实公路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履行工程合同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工程质量、预防和遏制质量事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质量法律法规、制度日趋完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了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立了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等,但在具体的执行落实中,时间一久,往往被逐渐忽视或流于形式,从而造成业主、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质量检测等各方质量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
  2008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严格落实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 2 0 0 8 ] 1 1 6号),提出建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严格执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的质量责任,并进行质量责任登记,要求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应分解到分项工程,监理单位登记到监理员。那么对大多数的桥隧结构物,细到钢筋加工、栏杆安装、混凝土浇筑、隧道止水带等各分项工程的质量责任将落实到人。与此同时,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依据质量责任登记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质量事故处理实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近期,交通运输部陆续制定并实施《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规则》、《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信用评价办法》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细化了单位和人员信用评价内容,并将信用评价结果直接与招投标挂钩,对落实质量责任、规范混凝土质量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用科学评价质量
  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基本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
  充分发挥试验检测的作用,不仅仅是验收检验评定,更重要的是事前的指导和控制,从源头上把好关。混凝土的强度是重要指标,但它需要在28天后得到,只能用于事后质量评价。所谓指导,要从配合比设计和实际使用的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的级配、含水量、性能等入手组织生产,然后通过检测数据即时控制用水量、水灰比和坍落度等指标,最终保证强度合格。
  北京等地区多年来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实行了混凝土的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即在现场监理人员的见证下,施工单位取样、制作抗压试件,按30%的频率送至符合资质要求的试验检测机构试验,并将结果同时反馈到质量监督部门的制度。对于地域广阔、山多路远的地区可视情况采用有见证取样制度、不需送检,也可以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效率和数据的真实性。
  通病治理要有实效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经过了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等阶段而形成。混凝土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工作,必须以系统论的思想,采用各种质量管理技术和工具,树立全过程、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条。在这个链条上以“合理标价、合理工期和合理标段”和“选好项目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为主线,以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心,牢牢把握建设项目管理的主动权,把通病治理作为提高工程安全性、耐久性的突破口,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从业单位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决定品质”的思想,围绕各自的管理职责和目标,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管理与考核。以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的管理手段,确保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最终实现保障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质量高于一切  地址:http://www.jianlihr.com/news/hangye/154764.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